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
|
展期:
地点: 鞍山市博物馆
主办:鞍山市博物馆
以介绍鞍山地区省级以上“非遗”项目为主
|
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(以介绍鞍山地区省级以上“非遗”项目为主)
第一部分:场景形式设计 “岫岩满族剪纸“”“岫岩玉雕素活工艺”“回族剪纸”“岫岩满族民间刺绣”“海城牛庄馅饼制作工艺”“岫岩农民画”“海城打夯号子”“台安火勺制作工艺”“海城陶瓷工艺”“岫岩面活工艺”“岫岩单鼓”为日常生产活动,可做民居场景复原。其他“非遗”项目与喜庆节日相关,可做为另一个主题,设计庙会场景。 鞍山“非遗”展陈项目均为民间生产生活内容,计划将其还原成古朴民居生活状态,运用两个场景体现(分在展区左右两侧):一、本地区民居院落(强调:室内),安排在展区左侧,包括正房三间,西厢房两间;二、庙会场景区(强调:广场),在展区右侧,整合如下: 第一类:庙会场景馆区 1、千山寺庙音乐(远后景) 2、海城高跷秧歌(中近景中部) 3、鞍山评书(中近景左部) 4、皮影 :以岫岩皮影展示为主,鞍山皮影、海城皮影可附以展版讲解。
5、岫岩东北大鼓 6、海城喇叭戏 7、海城民间鼓乐和辽南高跷鼓(随海城高跷秧歌) 8、岫岩满族核雕 岫岩“孔氏核雕”艺术形成于清代晚期,以家传的方式发展至今,已历时了五代传人,历时一百五十余年 9、祁家通背拳由河北人祁信创立,在京、津、冀、辽等地广为流传,祁家通背拳在鞍山更是处于领先地位 10、台安唢呐咔戏 11、海城苏氏正骨 12、满族民间歌曲 13、海城庙会介绍 第二类:本地民居院落区1、海城牛庄馅饼、台安火勺制作工艺(正房的厨房部分) 2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(正房的东屋) 3、岫岩民间剪纸(正房的西屋)“回族剪纸”展版介绍 4、岫岩玉雕素活工艺(西厢房内) 5、海城打夯号子(院中) 6、“海城陶瓷工艺”屋内陈列 7、岫岩单鼓和岫岩面活工艺(屋内或院中)中国面塑艺术在辽南发展并最终形成的重要地方面塑亚种,是三百年来岫岩满汉文化融合形成的民族习俗 8、岫岩农民画(在屋内墙上体现)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及极浓郁的乡土气息,受到了国内外美术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的瞩目
第二部分:内容设计部分鞍山市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是勤劳的鞍山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见证,是智慧与文明的结晶,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,蕴含着鞍山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、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。 血脉相连的文化、年深日久的集体记忆,在维系我们千年不灭的民族精魂,鞍山数千年、多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我们鞍山人民共同的累积和财富,使我们不是那无根的浮萍、随风的草籽。进一步提高鞍山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,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人心,让每个市民都能够“品其味,享其乐,忧其存,为其役”。
|